close
台灣今年累計已發生2起腸病毒71型重症死亡案例。衛生署副署長蕭美玲今天(13日)表示,國家衛生研究院自2007年起研發腸病毒71型疫苗,目前已完成第一期臨床試驗,只要再經過第二、第三期臨床試驗,最快3至5年即可提供幼童施打。
根據統計,今年夏天已有10多個縣市出現腸病毒71型病例,並連續發生2起未滿2歲幼兒重症死亡案例。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趙麗雲13日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,邀請衛生署副署長蕭美玲、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等官員列席,說明政府防疫成效。
蕭美玲表示,為有效抑制腸病毒71型疫情,疾管局自2007年起委託國衛院研發疫苗,目前已完成第一期臨床試驗,並投入將近新台幣10億元,只要再經過第二期、第三期臨床試驗,最快3至5年就可研發完成,讓小朋友施打。她說:『(原音)我們能夠儘量在符合國際標準之下來做,如果快的話,也許3年、5年,需要一點時間來完成比較大規模的臨床試驗,那我們的小朋友才可以用到疫苗。』
施文儀表示,往年3月即開始流行腸病毒疫情,今年因天冷的時間拉長,疫情到8月才開始升溫,加上過去2年不流行腸病毒71型,在小朋友抗體不足的情況下,不少專家擔心會發生大流行。不過,拜相關單位努力之賜,今年開學後,疫情不但沒有升高,還持續下降當中。
施文儀也提醒,最近4個星期已連續發生4起腸病毒重症個案,所以仍不能對疫情掉以輕心。他呼籲家長若發現家中小孩出現活動力降低、意識不清、連續發燒、肌肉顫動等重症前兆,應立即將他送往大醫院而非一般診所檢查,才能確實協助幼童度過這波疫情。






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