旺報【記者慶正/綜合報導】
中國大陸太空站實驗版「天宮一號」9月30日下午16時09分,在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精確控制下,成功實施第二次軌道控制,近地點高度由200公里抬升至約362公里,從入軌時的橢圓軌道進入近圓軌道,將與預定11月1日升空的「神舟八號」對接。
據環球網的一項線上調查,有近7成的中國大陸受訪網友表示 ,「天宮一號」的成功發射增強了其民族自豪感。不過,對於外界由「天宮一號」而發出的各種誇讚中國的言辭,很多大陸民眾也做到了冷靜看待。
作第二次變軌
環球網另一項相關調查結果顯示,有超過7成的受訪民眾認為,「天宮一號」的發射只是中國綜合國力提升的一個方面,不過並不能因此就稱它是中國變成世界強國的一個標誌。
《中國航太報》報導,「天宮一號」是在30日凌晨1時58分,繞地球運行到第4圈,首次轉變軌道「抬腿」,遠地點高度由346公里抬升至355公里。下午4時許,飛行到第13個圈,作第二次變軌,進入自主飛行的近圓軌道,並進行在軌測試。
進入該軌道後,控制中心已啟動「天宮一號」目標飛行器的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統,轉入自主飛行,直到太空人進入「天宮」前再建立載人環境。
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主任陳宏敏介紹,後續將對「天宮一號」的對接機構等分系統進行測試,持續7至10天,以確保滿足交會對接要求。「神八」發射前20天,「天宮一號」還將做3至4次軌道相位調整,迎接「神八」。
以無人方式運行
載人航太工程空間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張善從介紹,此次交會對接任務中,在「天宮一號」上安排了地級環境監測、空間材料科學、空間環境探測三方面的空間科學實驗。
《人民日報》指出,目前「天宮一號」中維持氧氣、溫濕度、二氧化碳、壓力等指標的系統正在以無人方式運行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