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工商時報【記者潘羿菁/台北報導】
蘋果、三星,引爆全球專利大戰,專利已經成為企業競逐市場要角。經濟部智慧局昨(15)日頒發100年度國家發明創作獎,台積電經理張世杰等人所開發「可平準化電流之電鍍/電解拋光電極」專利,獲得國發獎金牌。
據智慧局估計,該專利在20年有效期間,將可以創造新台幣逾616億元的附加價值。
經濟部智慧局每一年會頒發國家發明創作獎,並且針對發明獎,頒發金牌6件、銀牌18件;創作獎,則頒發金牌6件、銀牌20件,另還有貢獻獎6件。今年度參選件數高達355件,是歷屆之冠。
任職於台積電的張世杰等人,其研發團隊開發出「可平準化電流之電鍍/電解拋光電極」專利,是第一個做出45奈米以下而且大於8層的多層銅導體連線,克服製程上的瓶頸,協助產品良率提升,目前已經應用在製程上。
智慧局表示,專利有效期為20年,預計該項專利可以帶來616億元的利潤,也是各個得獎專利項目中,附加價值率之冠。
同樣獲得發明獎金牌的林銘松與王瑞明,針對瀚宇彩晶的液晶電視,利用曲線與曲面搭配,讓液晶電視外殼的觀感具有立體變化效果,創造約新台幣23.8億美元價值。
中鋼的「金屬片無線識別標籤牌之製作方法與其產品」,讓條碼技術走進鋼鐵業,可提高效率並落實節能減碳,預估每年應用產值約超過新台幣32億元。
至於貢獻獎部份,日月光與旺宏電子均得獎,智慧局副局長朱興華表示,近年來,日月光每年投入研發與專利佈局超過新台幣30億元,平均約2天就可以取得1項專利。
旺宏電子的研發與專利佈局的相關經費,是以每年營業額的10%,因此平均每周取得5件專利。







全站熱搜